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
发布:办公室           审核:办公室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日期:2024-03-12            [ ]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方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副院长)杨明。

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怎样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杨明:因地制宜是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也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蕴含着普遍性,不能用普遍性排斥特殊性,也不能用特殊性排斥普遍性,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全过程之中。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并在分析二者辩证关系后强调,这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普遍要求和一般规律。遵循基本规律,找准目标定位,发展方向上才不会出错。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试图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各地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落地转化。

因地制宜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就必须实事求是,要真正尊重规律,准确把握规律,科学运用规律。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本地的优势、短板,明确什么产业可以在本地发展壮大,什么产业可能“水土不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因地制宜蕴含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特别是对待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

记者:因地制宜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并亲自践行的工作方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重要方法。对此,您有哪些思考体悟?

杨明:因地制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生动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

早在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针对正定毗邻石家庄的区位特点,确定了正定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在宁德工作期间,他强调“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他从闽东山海兼有的特点出发,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格局,提出念好“山海经”,抓好山海综合开发。“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山海经”理念成为宁德摆脱贫困的行动指南,传递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思想,提供的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方法论。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省内沿海较发达县(市)、山区县(市)和个别经济较落后的山区县差异化发展道路。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贯穿“千万工程”始终的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方法,让万千乡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要求贯穿治国理政各项工作全过程。比如对于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他要求“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谋划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他始终强调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谈到新型城镇化问题,他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考察调研,都因地制宜指出该地区的工作重点、发展要点,希望当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走出一条既顺应全国发展大势、又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以江苏为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为江苏擘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宏伟蓝图;2017年,要求江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2020年,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2023年,又赋予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都是符合江苏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判断,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

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精准牵住“牛鼻子”

记者: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各省区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在各地争先布局新质生产力之际,强调因地制宜,有什么重要意义?

杨明:202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谈及产业发展的一些误区,指出“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因地制宜”,与之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干劲十足。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如何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进行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等种种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强调因地制宜,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要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锻长板、补短板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发挥本地优势、展现本地特长的路子。要有取舍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忽视产业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跟风,什么热门就干什么,一味讲求大而全,忽视了各地的差异,不顾发展实际,这样反而容易埋没本地的发展潜能和优势。

强调因地制宜,是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当然是无可争议的新质生产力,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后,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产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离开传统产业,很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就不能完全循环起来,甚至会出现“断链”。如果把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夕阳产业”,鼓励退出甚至强令退出;而对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则一拥而上,“只追热的,不追对的”,什么火就搞什么,很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坚持先立后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育新枝栽新苗”的同时,也要让“老树发新芽”。实践证明,传统产业通过创新技术改造也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调因地制宜,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今年九项重点任务第一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足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只有构建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保证我国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供给冲击。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搞一种模式,正是立足构建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考量。

因地制宜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精准牵住“牛鼻子”。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

记者:能否牢牢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和责任担当,也考验着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干本领。在您看来,把因地制宜的要求落实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好不好,说到底要看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结合江苏的条件和基础,“解剖麻雀”式地进行了讲解。

江苏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江苏有“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区位优势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立足江苏,更放眼全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实际,做好“特色”文章。不同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长板、短板各不相同,关键是要找准本地区最大的优势和潜力,选择真正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久久为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跟风追热点,把眼睛盯在近期不具备条件的事情上,对于那些明显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则坚决避开,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不能搞的产业坚决不搞。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家底等,只有掌握实情,倾听民声,才能正确制定策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眼全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从大局,从崇高理念中来考虑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明确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对江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今年春节前夕在天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此前在广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立足本地区,又要面向全国,放眼未来。各地区要依托先天禀赋,认清比较优势、巩固比较优势、拓展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更好地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句口号,既要乘势而上,更要善作善成。那些对传统产业“一刀切”、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以求表面政绩的做法,都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背道而驰。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不搞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