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师学原文悟原理⑤:坚持民生优先 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发布:办公室           审核:办公室            来源:            日期:2022-11-01            [ ]

坚持民生优先 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马玮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市上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群众最急迫最急需的民生问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建设幸福新盐城。

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深入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逻辑。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地做到“两个维护”,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深刻认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是党心民心所向、党运国运所系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全市上下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引领全党全国人民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和宏伟目标,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精髓要义,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盐阜大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伟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过硬成效践行“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增进民生福祉必须扎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民生之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性工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市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坚定落实“疫情要防住”要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做好对外支援,积极支援天津、苏州、常州、上海等地,选派多批次医务人员、组织多批次保障物资,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贡献。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明确目标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全市经济发展“压舱石”。今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8.3%,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8.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落户,7家企业入选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居全省前列,其他各项指标呈现回稳向好态势。

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理念,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增进民生福祉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动民生改善,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奋楫争先。办好群众牵挂的关键事,抓好重点人群,促进就业稳定;兜住民生底线,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的承诺。办好群众普遍获益的心头事,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养老、托幼服务,让所有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所有儿童都有幸福童年;加快健康盐城的建设进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办好温暖人心的身边事,群众反映的事情多是棘手事、麻烦事、急难险重事,要敢于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要持续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切实关注民声民情,让老百姓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去感受温暖和幸福;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广大市民的综合素养;用好用活盐城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更好彰显城市精神底色。

(作者为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