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我校邀请李锦老师讲授《调查研究36法》
发布:科研处           审核:            来源:            日期:2023-11-15            [ ]

11月14日下午,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老师来我校做《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调查研究36法》专题讲座。校党委委员、教育长张爱民主持了此次讲座,全体专兼职老师参加。

    此次讲座,李锦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第一,调查研究的意义与类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并且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李锦老师还将调查研究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分别是马克思的资料研究、培根归纳式调查、毛泽东解决问题式调查和孔子“每事问”式调查。第二,调查研究36法。李锦老师主要介绍了深水抓活鱼法、炕头调研法、九间棚典型调研13法和全息胚创新研究法四种调查研究方法。第三,调查报告的写作——18字法。对于研究报告写作的思维过程,李锦老师总结出“十八字”诀,即“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一二三”、“正反合”和“交界处”。“上中下”是指作者要明白自己的方位、身份及研究任务,理解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为谁写,谁来写,写什么;“前中后”是指从形与质两个方面研究事情的背景及原因,事情开始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弄清来龙去脉,同时要研究事情的去向与必然结果;“左中右”是指要从写者、被写者、读者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写出特点;“一二三”体现着一种系统论思想,就是要从多个方面研究问题,分析事情的原因、现状、做法、结果;“正反合”体现着一种矛盾论思想,就是研究必须加强针对性,找出对立面,兼顾正反两个方面;“交界处”,就是要讲经济、讲政治、讲联系,进行创新,要出新意。第四,国家重大决策的学习研究。李锦老师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讲述:对重大决策进行前瞻式研究;对重大决策抓住“第一朵浪头”研究与解读;对重大决策发现进行研究与解读;对重大决策进行对比式细心研究;对重大决策发现进行体系重构与解读。
       讲座取得了较好反响,学员们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有专业理论的阐释,更有大量实践案例的分享,干货满满,收获颇丰。(科研处)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